

研究生之窗讯(通讯员 谭子敏 罗桢 摄影报道)2018年4月11日下午14时,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7级硕士四班于牵引红楼209举行了一场“反对学术不端,推进学术诚信”的学术道德会议,本次会议集体学习了《西南交通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并观看了目前国内外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事例,讨论了学术不端、学术道德低下带来的恶劣影响。
会议开始时,组织委员向我们展示了德国发生的学术造假事件,如世界考古学界泰斗、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类学家雷诺·普罗茨捏造了多起惊人考古发现,其声称在德国汉堡发现的一块古代欧洲穴居人头盖骨碎片具有三万年以上的历史,但那块头盖骨经检测后却发现仅有7500年历史;德国上一届政府的国防部部长古腾贝格在2011年被不来梅大学法学教授勒斯卡诺发现,其博士论文抄袭部分高达50%以上;以及国内天津大学某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中涉嫌大面积抄袭。同学们观看后,深觉端正学术风气对于一个硕士研究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诚信乃立人之本,作为当代高级知识分子,如果摒弃了诚信,选择走一条抄袭、造假的学术捷径,那么再高级的知识分子都只能算是一个道德缺失的不完整的人。
会议中组织委员讲到,在本人研究成果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必须注明完整出处,且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在科学研究、技术运用及社会科学实证考察中应严格遵循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虚构科研成果,不得为得出某种符合自己主观愿望的结论而故意捏造、篡改实验结果或调查统计数据,不得在申报科研项目、职称晋升、岗位考评或填写其他有关个人学术情况报表时提供虚假的学术经历,谎报自己的学术成果,伪造不实的专家鉴定意见、证书或其他证明学术能力的材料,借以不正当地获取学术荣誉或其他利益等等。
通过本次“反对学术不端,推进学术诚信”的学术道德会议,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了学术不端正行为对一个硕士研究生的恶劣影响,端正个人学术道德,坚持学术诚信,才能使我们在学术海洋中坚定方向,驶向真知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