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谱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崭新篇章。为深入理解和领会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2023年5月,列车与线路研究所2021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我眼中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主题党日实践活动。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分为外出实践和分享交流两个部分。支部成员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前往爱国教育基地,就其历史背景、红色文化、伟大变革等进行调研学习,最后于5月26日下午在红楼214进行了分享交流,对各组的实践及分享成果进行评比,选出“优秀实践组”和“优秀分享者”,并颁发党建学习用品,以资鼓励。
第一组于5月7日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参观学习。沿着宝瓶口、飞沙堰、鱼嘴、松茂古道、玉磊关一路参观,小组党员了解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运作原理,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小组成员柴非凡同志特地为此行赋诗一首:黑云翻墨漩濛濛,千里岷江一棹通。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随后小组成员前往都江堰市区进行参观调研,纷纷感慨十年间都江堰的巨大发展。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极重灾区之一,都江堰立足重建,化危为机,十年间脱胎换骨,生态、文旅、产业、民生、交通等领域发展振兴成效极其显著。

第二组于5月21日前往成都市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小组成员们跟随引导一路走进古代成都的历史长河,领略了成都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参观了先民智慧的瑰宝。“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小组成员傅炫然表示:“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坚定不移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打造成都为世界文化名城。成都的‘伟大十年’,文化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通过本次参观成都市博物馆,小组党员们领略了千年城市文脉焕发的勃勃生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大大提升。

第三组于5月8日上午前往成都方志馆进行参观学习。小组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谱牒传家——民间文化传承中的家国情怀》展览和成都方志馆,观赏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家谱族谱、家风家训匾额、对联等百余件文物,学习了成都和四川其他地区的人文历史,加深了对成都的了解与认识。小组成员韩泽乾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家风的重要性。此次参观我们实地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这股赤诚的文化命脉,让古老的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破浪前行,为伟大的十年变革注入澎湃的精神力量。”

第四组于5月26日上午前往战旗村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实践学习。战旗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是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军,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范本。小组党员重点参观了战旗村广场、“精彩战旗”馆、乡村振兴展览馆等地,通过了解战旗村村情、产业发展和党建情况,实地感受到战旗村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的成果,目睹10年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感受都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体验“友善淳朴、守望相助、尊老爱幼”的战旗新风尚。

5月26日下午,支部于红楼214开展实践分享交流评比会,由党支书漆小虎同志主持进行。各小组的党员代表进行实践成果展示和心得体会分享。
第一组代表郑则沛表示,新时代的十年,是诸如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国之重器推动民生发展的十年,是透过蓉城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看到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的十年,是党和政府不断努力实施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的非凡十年。作为站在历史重要节点的青年党员,理应担当时代责任,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第四小组的党员同志们则表示,通过此次战旗村的访学实践,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并从中汲取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奋进力量。
四个小组分享完毕后,支部全体党员对各组实践及分享成果进行评比打分。最终第一小组被评为“优秀实践组”,各小组的分享者被评为“优秀分享者”,其余成员获得参与奖,并颁发支部精心准备的党建学习用品作为奖品,以资鼓励。


颁奖结束后,本次分享汇报会也落下了帷幕,支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我眼中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四个活动小组实践的基地不同、参观的景点类别不同,但支部的每一位同志都倾心参与了本次实践活动,并且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有了深刻的理解,积蓄了行稳致远的前进力量。”支部书记漆小虎最后总结道,“经过本次党日活动的实践,支部党员都备受鼓舞。相信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